跨國團隊如何化解差異,提升溝通效率?


橡果方案是一間據點位在台灣桃園和英國倫敦的跨國團隊,面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、語言、時差還有9,800 km 的物理距離,該怎麼克服種種障礙,讓協作順利進行?

 

跨越物理障礙的遠距工作模式

我們都知道疫情讓遠距的工作模式漸漸成為趨勢之一。有些組織可以很快的適應這樣的模式,有些組織則因其他原因回到原本的工作型態。遠距工作究竟是否能成為良好的工作環境?還是得依團隊本身的類型與屬性決定。

遠距工作就像遠距離戀愛

公司團隊成員因分隔東西兩方,為了避免物理距離的障礙,必須長期以遠距的工作方式完成每一項任務。再加上我們的工作內容有大部分的時間需要獨立完成。成員間的交流,除了實際見面以外,文字訊息與線上會議也已變成交付任務的主要環節。其實,遠距工作就像是遠距離戀愛一樣,需要考驗兩大「現實條件」: ⓐ 溝通  ⓑ 信任

 

要讓溝通簡單易懂,就得讓敘事清楚明瞭

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‧哈爾(Edward T. Hall)在 1976 年的《超越文化》(Beyond Culture)一書中,將不同的文化情境分為「高情境文化」(High-context culture)與「低情境文化」(Low-context culture)。在高情境文化裡,對方需要掌握語言中沒有直接表露出來的訊息(可能是表情、可能是肢體語言)才能明白溝通者真正的含義(ex. 日本人的讀空氣技能);相反地,低情境文化則會透過清楚、直接的語言傳達訊息。

我們都有可能被這兩種文化所影響,有時候會有高情境文化或是低情境文化的思考表現。不過當在多元文化工作環境中,都一律建議以清楚、直接的方式傳達訊息,畢竟工作不是生活也不是感情,雖然工作也牽涉許多軟性的一面,但職場最主要講求的是精準與效率,在這裡溝通的目的大多是在傳達訴求,所以還是盡可能避免期待對方能讀懂你的默契,而是把事情表達的越清楚越好。

由於成員彼此都在不同的地方工作,交付任務必須皆以 Brief的方式+數位工具的平台呈現出來,基本的Brief 必須涵蓋:1.任務目標 2.任務背景 3.交付格式 4.交付時間 以上的大綱,可隨專案不同調整,記住簡單易懂的溝通不是「簡短、瑣碎」,若傳達不夠完整,即使是面對面也會淪為一來一往的追問,效率一樣糟糕。

縮短心理距離的一小步,就是團隊前進的一大步

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成員畢竟還是活生生的人類,要清楚對方的個性、處事方式,比起訊息交流,現實的相處還是最快、最完整的。因此我們還是會定期實體聚會一下,縮短彼此的心理距離。此外,線上的軟性交流也是必須的,這就像是平常和朋友在社交軟體上寒暄一樣,我們也會另外建立一個社交的視窗,讓成員之間進行日常的分享。

自主打造沈浸式的工作環境

遠端工作是自由且自在的,但自由的前提必須建立在自律上。為了讓成員對彼此更加信任且自律,每個人的工作、客戶進度都必須透明化,因此我們建立了以天、週、月、季的專案管理機制,讓大家能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外,也能隨時掌握自己在工作上的進度,確保彼此了解對方的工作狀況。

訂出重疊的工作時間跨越時差障礙

在工作時間上,我們分隔出了兩個時間區段:獨立工作時間、交流時間。因為台灣和英國有8小時的時差,所以我們會將這兩個地方的時區是工作的時段重疊出來。台灣時間17:30-18:30 就是英國時間的 9:30-10:30,重疊的時段即為成員的交流時間。這個時間可以做線上即時會議以及工作進度說明回覆,其他時段若有任務交付的需求,則以數位工具為主。

小型的跨國團隊,有很多好玩的地方,雖然沒有像大型企業一樣制式的SOP,但有很多實驗冒險的挑戰。如果你也對跨國團隊的遠距工作模式有任何想法,都歡迎留言或是私訊我們,和我們一起交流分享哦!

Previous
Previous

A Life in Colour

Next
Next

From the Past to the Present: The Evolution of Plastics in Everyday Life